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额......”
朱棣这才回想起来。
他曾经站在二楼阳台上俯瞰过。
朱云峰家的地势比较高,能够一眼看到屋前有一片很大的凹地。
在凹地下连绵十余丈,围城一圈一圈的梯田,粗略看过去,至少有三四十余亩。
而且不止屋前,屋后也有,每栋房屋离得很远,都被田地隔开。
但古怪的是,那些田亩只有很少的土地耕作,即便耕作也都是种菜,上面长满了杂草。
如果不是田埂以及那一圈连着一圈的土地,能明显看出是田地的痕迹,恐怕都以为是荒地,而不是田亩。
“你们想想,为什么我家周围那么多田,却没有人耕作?是大家不吃饭的吗?”
朱云峰反问道。
朱标虽然去过他家,却并没有见识过那种情况,目光不自觉望向朱棣。
朱棣挠挠头道:“莫非是你家那边的田皆是劣田?”
他听说山里的田产量都不怎么好,特别是这种深山老林当中,地下都是石头,水源也不能保证,远不如平原或者湖边。
朱云峰摇摇头道:“错了,是因为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就只剩下老人,老人已经都不怎么种田。”
“老人都不种田了?”
朱棣和朱标对视一眼,都觉得有些纳闷。
很多老人种田经验丰富,活到老种到老,即便有些身体不好,但怎么可能会集体都不种田?
这是什么道理?
难道他们都不需要为自己生计发愁了?
看到二人脸上露出不解的表情,朱云峰其实知道大概率隔壁房间的朱元璋这个时候也正疑惑不解。
他并不怪他们没有想透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在后世想不明白的也大有人在。
这当中一方面是个认知问题,另外一方面是个常识问题。
朱元璋他们对现代的认知程度较低,完全不知道现代科技到底发达到了什么地步,是否能够养活得起那么多人口。
所以他们非常惊讶,不理解老百姓为什么宁愿让土地荒废了也不去种地。
却不知道这里面的深层次原因是因为生产力提升,加上袁老等科研人员努力,我国粮食产量每年都稳步提高,自给率达到了90%以上,能够养活十四亿百姓。
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上的粮价低廉,粮食充足,那么年轻人就势必会去寻找比种地收益更高的方式来寻求更好的生活。
比如去工厂打工,店铺上班,或者努力读书考上好大学找个更好的工作,赚到了钱,能够在市面上买到廉价粮食养活自己,不需要下地耕作填饱肚子。
但这样的现象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只有权贵、有钱人和地主才不需要耕作,九成九以上的百姓都要下地干活才能勉强度日。
这是他们缺乏认知的一点。
然而古人缺乏现代认知与常识很正常,可即便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开展九年义务教育几十年了,对这样的认知和常识缺乏的人大有人在。
或者说这些人不是坏就是蠢。
因为朱云峰曾经在逼乎上见到过一位认证为公共卫生副主任医师的大神说,“中国每年大米产量也就在1.4~1.5亿吨左右,平均每个人200斤。
人均200斤是个什么概念呢?饿死人的旧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还有四百斤。”
答主的提问其实是我国大米自主产量是否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他却试图以大米产量人均不足来证明我国粮食产量非常低下,无法满足大家对粮食的消耗。
这番言论直接把下面的人都给逗笑了。
拿大米产量来对比整个民国时期的人均粮食占有量。
合着我们中国人就只能吃大米,不能吃小麦、肉类、蛋类、奶类了?
一个漫长的梦境,一本由梦境写成的小说,忽然却变成了现实…偏偏那还是一个恐怖小说。而这个时候更是有人告诉我说,那就是我的前世,那一个帅得一塌糊涂的男鬼,就是我前世的丈夫...
老公性取向有问题,我被急于盼孙子的婆婆下药送去酒店房间。没有想到前男友竟然成了我的解药。一夜纠缠,我怀孕了。可是却被婆家以我没有怀上柯家的骨肉为由赶出了家门。前男友突然出现,对我说南溪,做我的情人吧。我挣扎,反抗,逃离却终是躲不开他的魔爪。晏北辰,放过我。先把欠下的债还清了。晏北辰沉强磁调的说。什么?你肚子里,我的孩子!...
小鬼们!战争,已经全面打响了!‘传说’特种小组的指挥官鬼王,嘴里叼着一根牙签,带着一个很酷的黑色墨镜,单手举着步枪,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一脸的从容不迫,很随意的说出了这句话。...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ps另有完本精品女神的私房保镖,就是以前的春床,没看过的可以看一眼,包你过瘾!...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升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一块看似朴质无华的家传古玉,却隐藏着一个怎样的惊天秘密。 传承了千万年的中华龙玉文化,又是有着怎样的渊源。 余飞,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一次意外的探险经历,走上了一条非凡的修行之路。然而,当上古神墓的封印被开启,这一切,究竟是福是祸?谁终又能知?书友群179809447 — 阴阳手记大年初一17K首发!...
融入现代记忆的吴世恭身处天启末年,他身不由己地上了魏忠贤这条破船。在明末,朝廷内有党争,外有造反。疆域边,后金兵虎视眈眈的恶劣环境中,他不懂历史进程搞投机不会发明创造金手指没有王霸之气英雄投不能剽窃诗词骗佳人。他在崇祯上台以后如何自保呢?他在明末的黑暗的官场中如何周旋呢?他在出了京城以后,如何在农民造反大军和后金大军中生存发展呢?他在没有任何历史知识的参考下,如何行走呢?他只有靠着一股光棍作风,硬生生地在明末动荡的年代中走出一条风云之路。请关注他曲折的人生。新书失败人生已上传,欢迎书友们捧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