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鲁哀公忙改口,问孔子道:“请夫子指点,这普天之下,何人可称正直无私?”
孔子严肃道:“利益面前不忘义的人,危险面前敢勇往直前的人,以及那些安贫而乐道的人,一言九鼎永不失去信义的人,均可称正直之人。”
季孙肥倒也没在意鲁哀公神情有异,见孔子说得在理,频频点头,道:“请问夫子,眼下之鲁国,该如何治政?”
孔子认真道:“政,其实就是正。
上正,则下正。
故治理国家,自国君以下,公卿大夫人人均正,走正道,求正义,何患国家不治?”
季孙肥思忖了一下,继续问道:“当政者该如何才能真正得到民众尊重,并自觉忠实地执行所制定的政策呢?”
孔子道:“这关键还得看当政者自身。
若当政者庄重而不轻浮,严谨而不率性,可得百姓之敬;若当政者自身讲慈孝,重德行,可得百姓之忠;若当政者选用贤良,推行教化,可勉励百姓自觉忠实地执行政策。”
季孙肥略微脸红,毕竟孔子的大道理是无可辩驳的,但偏偏听着就如一根刺一样刺着自己。
这种高大上的话题还是不要多探讨了,来点实际的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实际的东西,季孙肥又不想当着国君的面与孔子探讨,这些年鲁国频频参与战争,国内消耗实在过大,原有的赋税制度所带来的收入已经不够用了。
尤其是季氏家族,承担着鲁国一半的开支,所以季孙肥有意增加赋税。
从鲁宫出来,冉求先迎上孔子施以弟子之礼,再迎上季孙肥施以臣子之礼。
季孙肥对冉求使了个眼色,轻声道:“田赋之事,你问问孔夫子的意见?”
冉求领命,将孔子服侍上车,自己亲自驾车送孔子回家。
路上,冉求对孔子道:“夫子,季孙有意改革田赋,废除原来的以丘为单位收赋,改为以田为单位收赋。
刚才出宫时,季孙嘱咐弟子,此乃国之大政方针,无论如何都要征求夫子的意见。”
孔子皱了皱眉,叹了口气:“实在抱歉,关于赋税我实在不太懂。”
冉求听后笑了,道:“夫子何必谦虚?谁不知夫子知古通今,尤其长于治国理政?季孙此举,主要是考虑到鲁国连年参与战事,国家消耗太大,已到了非改赋制不可的地步。
故交待弟子前来咨询夫子。”
孔子斜了一眼冉求,没好气地道:“丘,真的不懂。”
冉求听出些意味来了,感情是老师对季氏有意见啊。
他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道:“夫子,弟子以为,季孙此次改革赋制,实乃对国家有利之举。
想当年,国家推行了‘初税亩’制,按田亩的实际数量收税,既符合井田制发展趋势事实,亦使国家得到了足够的税收利益。
而如今,税以亩收,但赋仍以丘收,这不合理。
丘有大有小,故以丘为赋不公平。
治政之要,在患不公,用丘赋已然不符合时代需要的,故弟子支持用田赋。
季孙尊夫子为国老,认为重要国政得先请国老把把关方可实施。
今天特命弟子前来咨询,听听夫子的意见,看看是否有需要补充完善的地方。”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春秋鲁国风云
慕修辞的小妻子只有十九岁!朋友们纷纷来道贺,祝百年好合,夜夜良宵!顾时年泪奔,自从结婚她的人生之只充满了两件事扑倒,和被扑倒!她的老公从身高年龄情商以及智商上,全方位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地,碾压了她!...
西北边镇的年轻人,明末的风云变幻,刀弓火器和行商贸易,家国的恩怨情仇,都从戈壁滩上的一次冒险开始...
生前的李兴是个文弱书生,想不到穿越后还是个废物。一次受伤后奇异的复原让他找到练功的新法门,以练血练气练神法天和九阳为修行方式,由浅入深,锥刺股,刀割肉。从此他开始了一条自虐加受虐的修行之路ampquot...
重回大都市,萧旭只想把把妹挣挣钱做一个安静的美汉子,谁曾想事与愿违,一群美女缠上身,哭着喊着要他娶!...
剑者,乃百兵之首,百兵之皇!剑修者,心怀一点浩然气,御剑千里快哉风,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英雄男儿生如是,手持三尺青锋剑,一怒为红颜,血染三千里,剑风不留人,光寒照九州。...
老婆,我爱你他是年轻的财团继承人,她刚离婚,就遭到绑架,被迫成了他的主治医生。更悲催的是,这个男人三天两头就会‘梦游’到她的床上又一次腰酸腿痛地从床上下来,许知音怒吼,我要辞职,这活我不干了!小宝宝收拾行李,跟着妈妈准备离家出走,并对着身后的某男欢快挥手,爸爸拜拜,爸爸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