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二章 著书求名(第1页)

第十二章着书求名

白沙村虽然紧邻蔡河,不过因为地势比较高受水灾的影响并不大,白沙书院储存了大量的粮食又有白沙村的支持无论肉蛋蔬菜都不缺,生活的条件反而倒是比现在哀鸿一片的京城内更好一些。

(小说手打小说)王景范也舍得下本钱,连盖房子的钱他都不在乎,更何况供应这些赴考学子的吃喝?

没过几天这些安顿下来的蜀中学子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状态,除了读书之外便是五六人结伴在附近郊游,只有苏轼、苏辙两兄弟在父亲的严格督促下闭门苦读。

直到现在王景范才知道,这父子三人从蜀中赶到京师开封也差不多快半个月了,居然连开封城都没有游览过,一找到住处便苦读不止,同行的学子就算再用功读书开封城也至少去过两三次,这份用功真是值得称赞。

王景范知道苏洵这么严格的督促两个儿子用功读书也是怕他们重复走自己的老路,少年时苏洵就热衷于游历,以至于夫人程氏只得将希望放在了两个儿子身上。

苏洵中年在回乡丁忧的二哥苏涣的引导下才开始发奋读书,不过为时已晚,现在苏轼和苏辙正是处在科考的最佳年龄,出名须趁早这是读书人万金不换的真理。

苏氏父子除了闭门读书之外,也就是与王景范有些交往,与苏轼和苏辙不同,王景范是直接在渭州通过发解试的不用再考开封府的府试,即可直接参加明年二月的礼部试。

在苏洵看来王景范除了要准备来年的礼部试之外,现在还要做的便是向朝廷诸公和名儒行卷,这是沿袭唐代的做法只是现在大宋为了革除科举弊病废除了“公荐”

制,不过这种习惯还是延续了下来。

&.推荐,不过这需要等到开封府发解试过后才行。

在苏洵看来那天王景范一口气所作的《六国论》实在是精彩,立意行文皆属上上之选,本来以为两个儿子已经够出色,没想到遇到王景范更高一筹,这也使得他加紧了对苏轼和苏辙的督促,几乎是一日一文。

王景范对于这些蜀中学子也未多做要求,只是希望他们能够在书院内为那些孩子讲课解惑即可,白沙村的孩子开蒙比较早,而王景范收养的孩子则刚开始习字读书,对这些蜀中学子来说没有什么难度。

以往白沙书院只有三个年岁比较大的儒生教授这些孩子,而王景范等人则是抽空教书,虽然也应付的过来但还是有些忙乱,这些蜀中学子来了后,只需提前两天定下谁去授课即可完事,大家都落得轻松。

这些前来赴考开封府发解试的蜀中学子大多都是第一次离开川蜀,四处游玩也是情有可原,王景范则希望他们游览京师开封的时候,若是碰到同样遇到大水陷入困顿的学子,大可请到白沙书院来。

王景范做事大方为人热诚很受这些学子的推崇,当日拜访苏氏父子时片刻做出《六国论》的事情也通过好动的苏轼传扬开来,那篇文章其他学子也都读过,对他的学问也是佩服。

邀请别的学子来白沙书院暂住也不会掉自己身上的一块肉,不过是顺手而为,蜀中学子自然乐得帮王景范这个忙。

同年考生不用别人介绍,这些蜀中学子在开封城中游玩,在茶肆酒楼他们可以碰到其他地方赴考的学子,不是每一个外地的学子都可以租到满意的房子,更何况一场大雨下来被泡塌冲毁的房子不计其数,那些处境困顿的学子立时被白沙书院所吸引,问清地址之后便前来投奔。

一个月下来连同蜀中学子在内总共有六十多人前来投奔白沙书院,毕竟能够参加开封府发解试的学子还是比较少,大多数学子都会像王景范一样在本州参加发解试。

这与朝廷在每个地区的发解试名额有关系,况且开封物价远比其他地区要高得多,在这里住上一年对家境一般的学子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这些学子到京师只是寄宿寺庙就可见一斑。

王景范也没有指望考这些赴考学子来振兴白沙书院,朝廷每次抡才大典相对全天下赴考的学子数量而言又有几人能够折桂而归?此举不过是为那些今后无缘金榜的学子留一退路,缓解白沙书院先生不足而已,能够得到苏氏三父子的友谊对王景范而言已是足够。

况且收留这些考生不仅可以结下不少善缘,也许其中以后有些人就可以在官场上引为奥援,更可彰显自己的善名,这不过是多花了些银钱而已,对王景范而言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要想白沙书院真正能够发展起来,成为大宋有名望的书院,仅靠这些小恩小惠还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足够分量的学者常驻学院讲学。

王景范此时不过一白身,有无着作流传,更没有诗词有人传唱,在这京师开封他连个才子的名声都没有。

在请来苏氏父子之后,王景范也开始如同苏氏父子一般少有外出,一门心思的在书房中读书,多少有些应考学子的样子了。

“先生,《中庸》为子思所作,这难道也有疑问么?”

俞樾手中拿着书稿问道。

王景范笑着答道:“不过是一种可能而已,我只是提出了一种可能而已,那《论》《孟》言出均称泰山,而唯独《中庸》独称华岳,若为子思所作必不至此,是以我疑它出于西京儒生依托。”

俞樾有些担心的说道:“梁沈约曾言《小戴礼记》中的《中庸》、《表记》和《坊记缁衣》皆取自《子思子》,今《子思子》已亡,《中庸》是否取自此书也不可考,只是历来学者都对子思作《中庸》无异辞而已……”

“萌甫,这做学问一是一二是二,非天下众人不疑而不疑,人云亦云只能泯然众人矣!

要有依据、有存疑,有证据就要怀疑,后人托先贤之名而做的伪书难道还少么?我并非说这《中庸》一定为伪书,只是心中略有疑点列于序文,若是今后有朝一日《子思子》被谁找到,那自然会真相大白……”

王景范郑重的说道。

王景范要声望以加快白沙书院的建设,诗词于学问无用,且日后步入官场一着不慎便是被人抓住把柄曲解诗文制自己于死地——父亲曾说过《全宋词》莫要轻易流传,后世以诗词获罪招致灭门之祸者不知凡几,原本王景范有些不理解后来翻看到苏轼小传的时候才知道以大宋官家宽松依旧有那乌台诗案,更惶恐那些异族人当政的王朝?是以对手中这本《全宋词》王景范历来都是参考而已,对人物小传下的功夫远比所载词文要深得多。

像苏氏父子那样作《六国论》之类给朝廷公卿行卷?一来王景范不屑于此,另外一方面他也没这门路,更何况狄青辞去枢密使之事迟早有人会挖到他身上,以狄青和自己的关系,就算有这个门路也绝了——欧阳修能对苏氏父子如此推崇也是在礼部试上辨文失误心有愧疚才会让苏洵有行卷机会,可若是按照人物小传上所载,正是这个欧阳修在两个月后上书皇帝托五行飘渺之说弹劾狄青。

王景范文虽师法先秦两汉,但却瞧不起韩愈,就因为韩愈没有官品。

眼前那个尚未谋面的欧阳修,王景范同样也是看他不起,至少父亲生前看欧阳修不过是与李白等同——其文章或可传承千古,然仅此而已。

至少李太白豪放磊落想必遇上这种事情还不会假托五行之说诬陷狄青,是以莫要说欧阳修能够看上自己,就是看上自己,自己也未必会看得起欧阳修。

诗词、行文都不通,剩下来的便只有着书立说了,而王景范思量再三也觉得唯有如此能够迅速提高自己的声望。

热门小说推荐
我的艳鬼夫君

我的艳鬼夫君

一个漫长的梦境,一本由梦境写成的小说,忽然却变成了现实…偏偏那还是一个恐怖小说。而这个时候更是有人告诉我说,那就是我的前世,那一个帅得一塌糊涂的男鬼,就是我前世的丈夫...

爱上你,躲不开的劫

爱上你,躲不开的劫

老公性取向有问题,我被急于盼孙子的婆婆下药送去酒店房间。没有想到前男友竟然成了我的解药。一夜纠缠,我怀孕了。可是却被婆家以我没有怀上柯家的骨肉为由赶出了家门。前男友突然出现,对我说南溪,做我的情人吧。我挣扎,反抗,逃离却终是躲不开他的魔爪。晏北辰,放过我。先把欠下的债还清了。晏北辰沉强磁调的说。什么?你肚子里,我的孩子!...

网游之辉煌再现

网游之辉煌再现

小鬼们!战争,已经全面打响了!‘传说’特种小组的指挥官鬼王,嘴里叼着一根牙签,带着一个很酷的黑色墨镜,单手举着步枪,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一脸的从容不迫,很随意的说出了这句话。...

师娘,借个火

师娘,借个火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ps另有完本精品女神的私房保镖,就是以前的春床,没看过的可以看一眼,包你过瘾!...

古墓迷津

古墓迷津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升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一块看似朴质无华的家传古玉,却隐藏着一个怎样的惊天秘密。  传承了千万年的中华龙玉文化,又是有着怎样的渊源。  余飞,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一次意外的探险经历,走上了一条非凡的修行之路。然而,当上古神墓的封印被开启,这一切,究竟是福是祸?谁终又能知?书友群179809447  —  阴阳手记大年初一17K首发!...

明末疯狂

明末疯狂

融入现代记忆的吴世恭身处天启末年,他身不由己地上了魏忠贤这条破船。在明末,朝廷内有党争,外有造反。疆域边,后金兵虎视眈眈的恶劣环境中,他不懂历史进程搞投机不会发明创造金手指没有王霸之气英雄投不能剽窃诗词骗佳人。他在崇祯上台以后如何自保呢?他在明末的黑暗的官场中如何周旋呢?他在出了京城以后,如何在农民造反大军和后金大军中生存发展呢?他在没有任何历史知识的参考下,如何行走呢?他只有靠着一股光棍作风,硬生生地在明末动荡的年代中走出一条风云之路。请关注他曲折的人生。新书失败人生已上传,欢迎书友们捧场!谢谢!...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