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典评】
诗中主角蔡文姬,名琰,字昭姬,为避司马昭的讳,改称文姬。
其父是著名的蔡邕,为东汉大文学家、书法家,并精通音律。
文姬自小受父亲影响,不但博学能文,善诗赋,而且通音律。
初嫁河东卫家,夫妻二人十分恩爱,可惜不到一年丈夫吐血而亡,蔡文姬回到娘家。
适时正值东汉末年,北方匈奴眼见朝廷腐朽、兵力薄弱,趁机大肆掳掠。
就这样,蔡文姬和被掳走的妇女们一起被带到了南匈奴。
那时蔡文姬刚满二十三岁,正是年轻美貌的青春年华。
她饱受着塞外蛮兵的粗鲁凌辱,看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漫天黄沙,心中汹涌着无限愤恨和不满。
纳兰的这首题画之作,就是描写了文姬被掳走时的情景。
“须知名士倾城,一般易到伤心处”
,意思是:名士和美女有一个相同之处,那就是多愁善感,极容易动情。
“柯亭响绝,四弦才断,恶风吹去”
。
纳兰在这句中用到两个典故,“柯亭响绝”
是说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曾经避难于柯亭,这个地方盛产竹子,他买下一根竹子制成笛子后,果然音色清丽,绕梁不绝。
“四弦才断”
是说在蔡文姬幼时,父亲在夜色中弹琴,结果不小心弄断一根琴弦,大概六岁的蔡文姬立刻听出断掉的是第二根琴弦。
父亲本不以为然,以为她只是碰巧猜对罢了。
于是他故意弄断了另一根琴弦,而蔡文姬又准确地听出那是第四根,所以后人也称蔡文姬作“四弦才”
。
“断”
,指断了的弦,此处“四弦才断”
暗指蔡文姬的丧夫被掳之痛。
“恶风吹去”
,蔡文姬被掳走后嫁给了彪悍的匈奴左贤王,尽管无法适应异族的风俗习惯,还是被迫生下了儿女,可见此处的“恶”
并非单指气候的恶劣。
从“万里他乡”
直到“应声如雨”
,是蔡文姬在寒荒塞外生活时的经历和心情。
本应该是汉家的贵妇,怎知却“非生非死”
?吹着悲怆的篥声,思及故乡,泪水像雨点般砸在了异族的土地上。
末尾三句更是表达了对上天的不满,偏偏让那些“痴儿呆女”
得到“人间厚福”
,自古红颜多薄命。
河北三镇正在走向没落疑似穿越者阿保机即将建立镔铁之国无赖和尚金弓裔准备恢复高句丽富有争议的大玮瑎还在坐享渤海最后的奢华市井泼皮朱全忠成了诸藩霸主独眼龙李克用躲在太行山北苦苦支撑天子李晔坐在栏杆上独自哭泣真正的穿越者李诚中开始重建新的天下秩序q群1701556,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
她不过就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白领,而他却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冷酷总裁。三年前,他们爱的死去活来,最后,她盗取了公司的机密,他打掉了他们的孩子。三年后,因为公司调动,她又回到了这里,和他再度相遇,揭露被掩埋的真相...
大学生陈风被下乡后,遇到了乡村少妇,再遇美丽如花的乡村音乐老师,沉静如水的组织部长千金,,众美环绕,如何取舍?人间欢娱,又岂是一个情字了得?从乡村小秘书一步一步走上高级领导岗位。命乎?运乎?...
欲成剑仙,天机神卷,卷中藏剑,筑基胜丹!...
狗血的重生了,你说我一个药剂师居然学的是农垦专业!什么,有金手指,还是神农空间!老天啊,你是要我把农民这个行业进行到底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