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经过多人寻访,查明太祖皇帝七世孙共1645人。
在这些人中,又挑选出7岁以下幼童10人,经反复审看,相中了一胖一瘦的两个男孩。
宋高宗把他们两个叫到一起,再仔细端详一遍。
他看胖的那个孩子结实,个头儿也高,决定“留胖去瘦”
。
然后赐给瘦孩子300两白银,想打发他回家。
就在这时,一只白猫从两个孩子中间穿过,胖孩子飞起一脚,踢翻了这只白猫。
高宗看了大为不满,他想,此子如此轻狂,如何担当社稷重任?当即改变决定,留瘦去胖。
绍兴二年(1132)五月,高宗皇帝育太祖朝奉大夫赵子之子伯琮于宫中,赐名瑗。
追溯起来,伯琮是太祖次子秦王赵德芳的后代。
伯琮入宫这年只有5岁,生活不能自理,遂交给张婕妤负责养育。
高宗虽然用心选了一个侄子,但他并未将其视为皇子。
说来宋高宗有自己的理由:一、这一年他只有25岁,倘若医治有效,说不定以后还会生出儿子。
二、赵瑗年纪幼小,发展难以预料,万一不如人意,随时可以废掉。
三、“伯”
字辈侄子众多,说不定有更优秀者出现,到时择优汰劣,于江山社稷更为有利。
宋高宗的这些想法确有道理。
可是,朝野医方用尽,他还是生不出儿子。
绍兴四年,吴才人觉得寂寞无聊,也想抚育一个孩子。
高宗把秉义郎赵子彦的男孩找来,时年7岁,名为伯玖,长相可爱;聪慧颖异,吴才人一看就很喜欢,留在身边精心养育。
宋高宗将其改名为赵璩,这样,事实上有了两个储君侯选人。
他们自身尚不明白悄然开始的竞争,但大臣们在密切注意着立储大事。
比如,大将张浚专门上表,请求高宗尽快确定皇太子。
然而高宗心中有数,对于这种请求,一概置之不理。
绍兴五年五月,大臣赵鼎建议应在宫中建立书院,对这两名男孩加强培养。
宋高宗为此修建了“资善堂”
,聘请徽猷阁待制范冲和起居郎朱震为宫廷教师。
两个孩子的学习都很认真,接受了系统正规的良好教育。
绍兴十年(1140),岳飞奉诏班师后,提出“正国本以安人心”
的建议,赵鼎也提出议立皇子一事,均遭宋高宗训斥。
两年后,15岁的赵瑗加检校少保,封普安郡王,按照惯例,他出宫住进王府。
而这时的赵璩,独居禁中,封吴国公。
三年后,赵璩晋封为思平郡王,同样搬进自己的府第,时人称为东、西二府。
宋高宗对于选立皇子之事不是没有考虑,然而他还必须考虑这样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抚育赵璩的吴才人已被册立为皇后,秦桧因与赵瑗关系不好,遂借机一打一拉,制造吴皇后欲立赵璩为太子的谣言。
许多大臣看秦桧脸色行事,弄得“中外议颇籍籍”
。
在家中睡觉的少年,突然穿越到舰娘的世界,然后和这些萌萌的少女一起开开心心的生活了下去(PS人物性格,故事背景,可能和大家熟知的有所差别,以本书为准。)...
推荐本书先锋传说...
恬恬在去广州打工前夜,约我到小树林,说要把她的初夜给我留下。我毅然告别家乡,融入都市,开始了我的寻梦之旅。今夜为你醉,今夜陪你醉。QQ交流群367499943...
...
锦绣田园一品女司农由作者倾情一诺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锦绣田园一品女司农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她是上古医家的当家人却在一觉之间成为苍国将军府备受欺辱的大小姐。叔婶一家在外和善,在内恶毒?哼,看她如何撕了这些人伪善的面具,被人人喊打!说她身无仙根,注定是废柴?没关系,她可以仙根重塑,让天下门派皆争抢!有人来警告她,违背天命必遭天谴?哦,她忘了告诉他们,她就是天命!想让谁生便生,让谁死便死,阎王惧三分,黑白无常绕道走。练丹药,制神器,驭灵兽,金针在手,天下我有。只是身后这孤冷美男是怎么回事?她看着环在自己腰间的手,喂,你手放哪里呢?不放这里,那你想我放哪里?说着,那双玉手便开始向上移动难道是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