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棣对这件事非常重视,命在文渊阁开馆修书,由光禄寺供给朝夕膳食。
他看到文渊阁中的书籍尚不完备,命礼部选派通晓典籍的官吏四出购求典籍,&ot;书籍不可较价值,惟其所欲与之,庶奇书可得&ot;。
正是在朱棣的关注和支持下,3年之间,大典得以编纂完成。
永乐五年(1407)十一月,大功告成,姚广孝等人将《永乐大典》进呈朱棣。
《永乐大典》有22877卷,又凡例、目录60卷,全书分装为11095册,引书达七八千种,字数约有三亿七千多万,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类书,内容包罗了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戏剧、小说、技艺诸项。
此前的类书,如唐代的《艺文类聚》只有100卷,北宋的《太平御览》和《册府元龟》都各有1000卷。
《永乐永乐刻本大典》的规模之大,确实是历史上无与伦比。
《永乐大典》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照录原文,未作删改。
这种做法保持了书籍的原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永乐朝《永乐大典》只有一部正本,存放在南京的文渊阁,后于永乐十九年(1421)运到北京。
朱棣曾经打算将《永乐大典》付印,只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实在是艰难之至,不得已放弃了。
嘉靖四十一年(1562),皇宫三大殿失火,幸运的是由于抢救及时,《永乐大典》竟然奇迹般的幸免于难。
有了这样的教训,世宗意识到光有一部正本太危险了,遂命108个书生抄写大典。
这些人每日人抄3页,历时6年之久,才抄成一部副本,藏于皇史■。
只可惜正本在明末不知去向,多半是毁于兵火。
副本到了乾隆时期只有9000余册,少了近3000册。
后来被儒臣们私自盗去了不少,剩下的在清末时不是被烧了就是被掠往国外,至今偶尔会在一些拍卖会上发现《永乐大典》的踪影。
据估计,存世的《永乐大典》约800册,只是原来的3左右。
建国以后,中华书局曾将《永乐大典》存世残本予以影印出版。
三宝太监下西洋。
郑和,回族,本姓马,小名三保(一作三宝),人称三宝(保)太监。
他在洪武年间成为明军俘虏,入燕王藩邸为宦官,成为朱棣的亲信。
从永乐三年(1405)开始南京郑和府后花园遗址,到宣德六年(1431),郑和曾经七下西洋,其中有六次是在永乐朝。
郑和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也是西方公认的&ot;世界十大航海家&ot;中惟一的中国人。
朱棣为何让郑和六下西洋呢?按照《明史》中的说法是&ot;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永乐三年六月命(郑)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ot;。
目的有二:一是寻找建文帝踪迹;二是向海外诸国显示大明王朝的繁荣富强。
郑和造大铜钟永乐三年,郑和由苏州刘家港出发,浩浩荡荡出使南海以西诸国,最远到达印度半岛的古里国,勒石为记,于永乐五年才返回。
成祖似乎对郑和的第一次出航非常满意,在他回朝的第三天就命工匠改造249艘海运船,以备郑和下次使用。
随后,郑和分别在永乐五年、七年、十一年、十五年、十九年,以及宣德六年六次出使西洋,到达过今天的越南、柬埔寨、泰国、马六甲、马来西亚、印度、马尔代夫等南亚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过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的一些国家。
一个倒霉的物理学博士,穿越到了西游的世界,重生在灵台方寸山上的一只普通的乌鸦身上,正赶上孙悟空初来灵台方寸山学艺,然后,跟着猴子偷师这是一个妖怪的故事,这是一段妖族的传奇!...
关于神奇小村医医术,种田,撩妹家道中落的乡村小医生,偶然间打开了一枚祖传的戒指,从此在戒指空间里种植药草,开启了一条发家致富,泡妞撩妹的人生之路。 没错,我是泥腿子,那又怎么样?你,你,你们,请自重!不要以为长得漂亮就可以撩拨我!谁说中医不行了?睁开你的狗眼看看,关键时刻,中医就是霸气!...
文可治国,武可拓疆,这是一个文人的黄金时代,罗信,就在这个时代书写传奇。群104962027...
2014星创奖第四季参赛作品不良少年打架王怎么了?只要发善心勇救落水儿童神都会来奖励我,改造了身体变超人有没有?!不过我亲爱的女神你不是这么玩人吧?这副身体放地球上是超人放修仙世界里就是战斗力只有5的渣好不好呀?你还让我必须征服这个修仙世界,不然就生命清零坑爹呀!这,就是一个不良少年在修仙界魔界地球忙到脚打后后脑勺的奋斗成神史。...
杨一带着剑灵系统魂穿异界,崛起在罗武大陆,一步步的走来,却发现他的身世并不简单,体内封印着催命符。在这秦,宋,元,唐,晋,汉,元等诸国横行的世界,杨一为了活下去,在剑灵系统的帮助下,一步步的走向强者之路。任务奖励,橙武阿修罗剑,无限回‘气’。任务奖励,通…...
一个本只想混日子的宅男,却因为一种古怪的体质,因为心爱的人的离开,彻底告别了原来浑浑噩噩的生活。 除了永无宁日的腥风血雨,还要整日躲藏在女子的身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