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章(第1页)

写在书前的译后感(2)

这就是50年代里,大陆上举国批胡的全盘经纬。

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人人都知道&ldo;胡适是老几&rdo;;所以毛泽东一声令下,大家也就可以指着太平洋,大叫其&ldo;胡适算老几&rdo;了。

大家对&ldo;我的朋友&rdo;都有三分熟,写起打差文章来,也就容易缴卷了。

60年代之初,适之先生不慎因贪酒亡身而引起港台两地皆哭的现象,也是同一个道理。

他老夫子文坛祭酒,风云际会五十年;最后撒杯人寰,含笑而去,死亦何憾?但是他的死,却使我们的社会上顿时失去了一位老少咸钦、热热闹闹的大众发言人,则生者奚堪?所以大家就望电视而堕泪了。

如今二十年快过去了。

在历史上说二十年原不算长,但是便在这短短的二十年内,胡适之先生却由一位嬉笑欢乐、妙语如珠的&ldo;我的朋友&rdo;,转变成和韩文公、朱文公、王文成公等挤在一起的木头牌位了。

这爿后来居上的&ldo;胡文公神位&rdo;,究竟代表些什么呢?这问题的答案也就随着地球的旋转而愈来愈模糊了。

记得笔者在1970年冬季访台时,蒙林语堂先生盛情召宴,我按时前往。

在一家嘈杂的大酒店内,我问那位衣冠楚楚的总招待:&ldo;林语堂先生请客的桌子在哪里?&rdo;他把两眼一瞪,大声反问我一句说:&ldo;林语堂是哪家公司的?!&rdo;失笑之余,我心里也在想,工商业社会的变动多大啊!

&ldo;胡适之&rdo;虽然和&ldo;林语堂&rdo;一样,今后永远不能和&ldo;公司&rdo;竞争了,但是胡适终究是胡适。

它是个中国文化史上的&ldo;客观实在&rdo;。

后世学人还会去继续研究它的。

再者,胡氏生前提倡了一辈子,什么&ldo;民主&rdo;、&ldo;自由&rdo;、&ldo;实验哲学&rdo;、&ldo;不疑处有疑&rdo;、&ldo;不让人家牵着鼻子走&rdo;……成筐成篓的大道理。

虽然这些都不是胡适之享有专利的发明,但是当这些概念还在&ldo;反动&rdo;和&ldo;毒素&rdo;的阶段时,大家都慷慨捐输,把它们一股脑都寄存于&ldo;胡适&rdo;名下,变成胡适之的私产,而胡适也当仁不让地据为己有。

因而在胡氏含笑归天之后,这些概念也就和&ldo;胡适的幽灵&rdo;结下了不解缘。

有朝一日,时移势异,毒草变成香花,胡适的幽灵借尸还魂,又成为后世青年仰慕的对象,亦未可知。

但是&ldo;胡适&rdo;这个名词,除掉它的模糊的&ldo;历史形象&rdo;(historicalia)之外,究竟还有多少其他的实际涵义呢?&ldo;后世青年&rdo;既无金鱼可看,也无小道消息可听,要了解&ldo;胡适&rdo;,那就只有求之于&ldo;书&rdo;了。

但是哪样的&ldo;书&rdo;才能有效地提供他们所渴望的知识呢?《胡适思想批判全集》?《胡祸丛谈》?《胡适与国运》?《胡适文存》、《文选》、《论学近著》……老实说,这些巨著都会使&ldo;后世青年&rdo;愈看愈糊涂,愈看愈不知道&ldo;胡适&rdo;是什么回事。

他们所需要的实在只是一本简单明了、童叟无欺而包罗胡适学识、思想、生活、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小书。

如果这个文化需要,由于时代转换而成为事实的话,那么胡先生这本小小的《口述自传》(也是他一辈子所编撰的最后的一本&ldo;上卷书&rdo;),对青年读者的&ldo;实用价值&rdo;,也就会逐渐地上升了,因为它是一部最浅近的、最适合青年读者需要的、胡适自撰的&ldo;胡适入门&rdo;。

研究中国近代文史的专家们,抽空浏览一过,这本小书或许也可帮助他们,把他们概念中的&ldo;胡适&rdo;,整理得更有条理。

因为它是一本辞简意赅、夫子自道的&ldo;胡适学案&rdo;。

一般遣兴读者,工余饭后翻翻,也可大略体会出,胡适的&ldo;反动言论&rdo;和&ldo;毒素思想&rdo;的来龙去脉。

至于它是毒草还是香花,胡适自己并没有&ldo;自卖自夸&rdo;,他只是&ldo;据实招来&rdo;而已。

贤明的读者们‐‐不论批胡也好,拥胡也好,既批又拥也好‐‐自然会各自做其正确的判断。

上述这些雅俗共赏的&ldo;实用价值&rdo;‐‐尤其是对后辈青年读者的&ldo;实用价值&rdo;‐‐倒是适之先生和笔者当年未曾想到的。

现在笔者既然有感于时事而千虑一得地想起了,所以就补写一点译后的感想。

还有我想在译后补充说明的,便是胡适之先生这本自述,从头到尾原是他老人家说给我一个人听的。

他那时想像中的&ldo;将来读者&rdo;,则是美国大学里治汉学的研究生。

因此我也就遵从他的意思,在章目结构、材料取舍上,以&ldo;美国研究生&rdo;为对象。

同时我自觉我对这些可能的读者们,汉文底子和学习风尚,所知较深,因而在编稿时,有许多地方也是我替他硬性做主,其后才由适之先生查阅认可的。

所以在那十余万言原稿的背后,还有胡老师与笔者千百万言的讨论和对话。

如果这本书的读者,忽然从碧眼黄须的美国学生,转变成黑发无须的中国学生,那这些录音背后的讨论和对话,就可能比录音稿上的正文更为有趣而&ldo;实用&rdo;了。

本来,&ldo;对话&rdo;(dialogue)比&ldo;讲课&rdo;(lecture)更有价值,原是世界学术史上的通例。

古代的圣哲如孔子、孟子、苏格拉底、释迦、耶稣、穆罕默德等等都是述而不作的。

他们的哲学和教义,多半是当时听众和弟子们,从对话中笔记或默记下来的。

苏格拉底固有其有名的《对话录》传于后世,而儒教&ldo;经书&rdo;中的《论语》、《檀弓》等著作,又何尝不是孔子的&ldo;对话录&rdo;呢?而这些对话录就远比其他&ldo;经书&rdo;更有价值。

主要的原因便是&ldo;对话录&rdo;所记的往往都是些脱口而出的老实话,不像那些三思而后言的&ldo;讲学&rdo;、&ldo;说教&rdo;等的官腔官调也。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地主家

重生地主家

柳苏苏一朝成穿越人士,上有孤寡老奶,寡妇老娘。还有一群嗷嗷待哺的兄弟姐妹。还有斩不断理还乱的极品亲戚...

凤凰斗:丑后倾城

凤凰斗:丑后倾城

已完结李青曼,丞相府庶出之女,东阳国一国之母,身份是尊贵的,却是全天下人眼中的笑话。天生左脸一块红斑,让她丑得惊人!丑不是她的错,可她还傻,是一个只有五岁智力的痴儿!倘若丑和傻还不算什么,她还是腰比桶粗的肥妞,连走路都能摔跟头晕厥了去!只是,无人知晓,这一晕再醒来,她早已不是原来的她,而是来自异世的特工!身处宫闱,在这皇权至上处处充斥着阴谋诡计的异世,她要的并不多,只为求得一隅安宁之地,却不想事与愿违,她的命运早已被注定。步步紧逼之下,她究竟该低头认命?还是该绝地反击,绽放绝世风华?世人皆道东阳国的废后实属天下第一废物,天下第一丑女,却不知那人儿惊才绝艳,冠盖天下!...

重生之春晓

重生之春晓

一跤跌回十六岁,成了恼人小太妹。父亲牺牲,母亲远嫁,她一无所有。不对!她还有很多!她还有面冷心热的兵哥哥,有不离不弃的追求者,还有被关十三年得来的丰富知识储备厉盛维我是你父亲的搭档,你应该叫我叔叔。那春晓就比我大八岁,你好意思占我便宜?厉盛维努力学习当学霸,修身正气俘硬汉。那春晓觉得,她的任务还很艰巨,道路还很漫长ps本文现代架空,切勿对号。...

夺舍之停不下来

夺舍之停不下来

普通的小市民,意外生死,欣喜获得高等文明复活系统,夺舍之路就此展开,一个接连一个都市精英被他夺舍上身,就此停不下来,怎么办?夺舍之路没有刹车,暂时没有办法。就幸苦下自己,帮助这些被夺舍的倒霉蛋,照顾他们的家人吧老婆,冤枉啊,我对你闺蜜真没做什么!要不打个商量,三天后你在闹成不?...

九鼎狂尊

九鼎狂尊

这是一个被称为九鼎神州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鼎是人们古老的信仰。在这里,强大的武者被人们称之为神鼎武士。同时,鼎也是九鼎神州上万物生灵的力量源泉。远古的传说,不知是多少年前,九鼎神州上有九只神鼎,镇压在九大神州的九个天地元点之上。但是亦不知是多少年前整个九鼎神州上发生了一次天变,被称为九鼎天变。自从九鼎天变过后,九只镇压天地的神鼎不知所踪,与此同时,人们的修炼速度被大大的降低,更无法登临顶峰。从此无数的强者踏上了寻找九只神鼎的艰苦之路。鼎器九鼎纵横天地间,神州大地乾坤转。...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