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应该是极高的层次,近乎于“道”
。
因此他的下一步,打算直接登临【化神】。
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
,虽说有些玄乎了,但是顾子澈还是比较认同的,从修心而言,修道的极致便是虚无,这一片“虚无”
便是他们的最终目的,或者说没有目的。
修道并不是目的性的东西,而是克服内心的欲望和躁动,返回先天的澄澈,最后归于“无”
。
简单来说就是“人先天澄澈,但是降生时沾染了不洁,因此元神分为魂魄,需要重新将魂魄炼成元神,才能重新变得澄澈”
。
这样看来,颇有一点西方的“原罪”
论调,即“人天生纯洁,是堕落的原罪导致现在这样,每个人都需要赎罪。”
但“原罪”
这种说法太具有恐吓的性质,而东方哲学是温和的、中庸的,东方的修行是:你想保持这样也可以,没有人逼着你通过修道来回归纯净,我只告诉你方法,做不做是你的事。
就像开玩笑说的那句:“都可以,没关系,别打扰老道修仙。”
做不做不关我P事,没工夫传教。
因此总体而言,“元神”
论是非常符合顾子澈心中的修仙思想的。
从难易度方面说,“元婴”
是道德经上的东西,堪称大道尽头,而“元神”
只是后人体悟,是降本流末之后的衍生物,在明清的《太乙金华宗旨》上最为体现,比元婴简单太多了。
根据“一灵真性,既落乾宫,便分魂魄”
此句,他需要将分为阴阳的“魂”
与“魄”
融合起来,化为“元神”
,这个元神是人先天就有的“真灵”
,只不过分为了魂魄因此压不住“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