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353回、舍利子即非枯骨,省身心是名灵山
书中暗表,那位年轻的后生姓韩名愈字退之,就是被后人尊为“文起八代之衰”
、“百代文宗”
的昌黎先生。
若谈诗,太白冠绝千古,若论文,昌黎为百代文宗。
而韩愈身边的那位少年,是他的兄长韩会之子韩湘。
韩愈三岁成孤,由长兄韩会抚养,韩会是韩愈异母的大哥,比他大了二十多岁。
韩会曾在长安为京官,后被贬韶州,韩愈十二岁那年,韩会去世。
当时战乱不止,兄嫂郑氏带着小叔韩愈与儿子韩湘来到江南芜州,置办产业定居。
韩愈在芜州渡过了少年求学时光,由于与梅家有产业上的来往,他与侄子韩湘都曾在梅氏私塾中就学。
十九岁那年,韩愈离开芜州去长安考进士,一连三试未中,又回到了芜州看望嫂子一家,收拾心情准备再去长安赶考,这一年他二十三岁。
韩愈很年轻也没有显赫的声名背景,此时未中进士也很正常,但三试未中回乡心情自不会太好,侄儿就陪着他四处散散心,这一天刚从文昌乡庙会看热闹回来,叔侄两人一路走一路闲谈。
韩湘问道:“方才在庙会集市上,几个和尚做圣僧模样化功德缘,叔父不施舍也就算了,为何要当众呵斥呢?那些乡民看你如此,都给吓坏了。”
韩愈摇头道:“非我欲呵斥,而是他们自寻。
那些乡民礼佛虔诚,争相解囊供奉,如此也就罢了。
更有甚者父母妻子居寒庐,却散财物于佛门,另有人伤身供养,殊为不仁不孝。
……那几位肥僧到我面前,见我未虔诚躬身,竟斥我不敬佛事,我非向佛之人,这不是找骂吗?此等人不斥,天下何人可斥?”
韩湘笑了笑:“叔父真是犀利,竟能将那几位肥僧斥退无言以对。
但他们临去之时咒你将遭报应,乡民皆惊惧不已。”
韩愈淡然道:“佛如有灵,能做祸祟,凡有殃咎,尽管加于我身,上天可鉴,我无惧无怨。”
韩湘又笑了:“佛若有灵岂能作祸祟,作祸祟者是妖邪不是佛,所谓殃咎多为世人自取,与佛何关?叔父对如今天下佛门靡风很不满啊?”
这几句话是他们走出集市时所言,被梅振衣远远的听见了。
需要介绍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天下刚刚经历战乱,人的心境往往也随环境而变,眼见一片荒芜心也荒疏,往往是最需要寻找精神寄托去填补空虚的时候,天下疲弱而佛门香火大盛。
前文也说过,唐代的寺庙不仅是礼佛的道场,还有很多其它的社会功能,比如庙会也是集市,寺院还相当于如今的金融机构,向信徒发放无息贷款,但需要房产田契做抵押,也可视作一种特殊的当铺。
有人手头缺钱时,寺院提供无息借款,这当然是行善,至少从佛家教义的出发点是如此。
当太平盛世时隐患不大,但天下动乱时,老百姓因为逃难、抛荒等原因还不起借款,大量的房产田地就归寺院所有。
寺院放贷看似不收利息,但是百姓的抵押之物在动荡荒年是不值钱的,寺院等于趁灾荒战乱低价收购了大量的庙产,若碰到会钻营牟利的庙主,这一手玩的会更狠,有许多房产田地到手简直和白拣一样。
唐中期均田制的破坏,一个因素是战乱,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土地兼并。
按当时的律令,寺院不交税赋,寺僧不服徭役,这给地方民生和国家财政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普通百姓一般看不清这些,上寺院供佛的人却更多。
天下佛门靡风大盛,有修行的高僧寥寥,脑满肠肥作威作福的和尚不少。
像韩愈这种人,自然看不惯。
其实梅振衣早年就有这种预感,如今预感成了现实,听见这一对叔侄言语,自然就留意了。
(注:详见本书249回)
“功德在行,不空言凭信!
若失行谈信,所谓舍利佛指,不过冢中枯骨。”
韩愈叹息答道。
韩湘又摇头道:“舍利佛指就是舍利佛指,而世人灵台所见若为冢中枯骨,那么坛上所供也无异冢中枯骨了。
……叔父谈如今佛事,以冢中枯骨言之,但昨日教我做文章,为何又言复古?”
韩愈正色道:“此古乃朴,并非枯骨。
自古诗言志、文载道,后汉以来文风靡丽专事工巧,求形之奇诡而略神之所寄,文章千古事,应求凝练直达载道解惑。”
我独居家中,隔壁搬来一个冰冷的御姐,她成为我的班主任姐姐后来,我发现的她的另一面!再后来,我负责赚钱养家,她负责貌美如花!...
他能与Faker五五开,他被誉为中国最强中单。当他参加电竞,那一刻开始。他的命运悄然改变。...
穿越火影世界,融入众多忍者之中。八门遁甲忍术奥义原来穿越并不是没有携带任何天赋,而是,还没有发现而已!木叶史上最强忍者,传奇之路开始...
一次偶然,我发现清纯高冷的表姐座上了老男人的豪车寒月回归啦,希望大家多支持,每天最少两更,寒月会尽量做到三更,每天更新时间19点21点...
太古洪荒,盘古开天。罗喉争命,鸿均传道。三族斗狠,巫厉妖凶。圣人威压天地,大能纵横古今。阴阳两谋,层出不穷。功德气运,纷争不断。长生子吾惟愿携你之手,自在长生!...
谁能得到玉帝青睐,加入天庭甘霖台,抢到神仙发出的红包?谁又能从一介凡人做到监察使道尊,把那些只抢不发的神仙毫不留情踢出去?我能!!!张逸这样想的时候,双眼眯成了弯弯月牙,嘴边不禁唱出了那句自从有了你,生命里都是奇迹APP在手,天下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