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最近刚好剪头发,突然想起来了小时候的理发,对比了一下,过去理发都是半小时以上的老式推剪,现在五分钟左右的快速剪发。
米云六七岁以前,队里小孩的剪头发都是在我家隔壁河堤下面的一户人家,大家习惯都找他理发,给我们理发的时候大概已经是70岁左右的老人了,是学校一位老师的亲属,后很快就过世了,年龄上来了就是这样,大队里的人应该都参与了他的葬礼,生前,我们都亲切的喊某爷爷。
后来不久,我爷爷也过世了,村小学老师也是全体骑自行车去湖北给我爷爷送葬,米云父子三人不是和学校老师一同过去的,我爷爷过世当晚,我和父亲兄弟三人当晚就赶过去了,老师们是送葬日过来追悼的,那时候村学校的老师没有多少,都会有人情往来,葬礼完后,我们一起骑车回湖南,一路十几里路,还要坐船过河回村,当然会印象很深,所以这件事会记得清清楚楚,还是暑假期间发生的事,当时我们都在学校,晚上在学校乘凉,我父亲突然被马蜂蛰了一口,然后没多久,消息就传过来了,当时还没有电话,应该是湖北大伯那边看情况不好,下午就安排人过湖南这边来通气,当晚赶过去的时候,爷爷就已经断气了。
到爷爷家里的时候,爷爷就平铺在地上,身体已经变凉了,当时还小,也不知道是几岁的时候,好像有触碰,在地上磕了几个头,当时没有哭,葬礼全程都没有哭,我一人骑棺,还和几个年龄大小相仿的亲人有说有笑的,那时候不知道悲痛,太小了,可能是突然发生,当时棺木都是临时赶做的,棺木的黑漆都没有干,围绕棺木瞻仰的时候,我的西装短裤上都沾到了棺木上的黑色的油漆,后来那条短裤都还穿了好几年,黑漆也一直没有洗掉,可能童年无忌,什么都不知道的年龄,但那些事一直刻苦铭心的记着,三十多年过去了,一直也不曾忘记过。
剪头发为什么能留下记忆,可能就是太多的关联,哪怕当时年幼,也只在屋下面剪了几年的头发,因为小孩头发长的快,基本上一个半月要剪一次,而且每次剪头发的时间还有那么长,打底都是半小时左右,不是现在的快剪五分钟左右就搞定了,可能排队等候半小时以上,真正剪发就是五分钟以内。
小时候也要排队剪头发,剪一个头发本来也慢,60多岁的老人,而且那时候的剪发工具也没有近三十年先进,都是手工机械化剪发工具,不像现在都是电子化推剪工具,唯一相同的就是手工剃须刀,三十多年还没有变过,都是那种长长的剃须刀,在整个80和90年代的剪头发,都还要帮忙刮胡须的,那个时候还没有近二十年出现的充电剃须刀面世。
记得那时候,刮胡须之前,是要在脸上抹一圈肥皂末的,然后整个脸上刮的干干净净,主要是大人需要修胡须,小孩子就是刮汗毛。
剪头发半小时以上,有时还要洗头,有的头发不好剪,主要是那时候的剪发工具不锐利,刀具不锋利,甚至有点钝刀子的感觉,剪着剪着就会荡磨几下,和菜刀一样,切菜不快了,就现磨几下,等锋利了,再切菜,那时候也没有镜子,全靠剪发师傅的眼力劲,剪完头发就不洗头了,回家再洗,剪头发前的洗头,是便于剪发。
不管什么发型,当时是看不到的,回家了再照镜子,而且那时候也没有发型选择,就那几种锅盖头。
下面的剪发老爷爷过世后,就是父亲在家给我们剪头发,父亲买了一套剪发工具,也是老式剪发工具,剪头发前还要穿上一身布衣服,前后都能挡住剪下来的细碎的头发,坐在家中的普通木椅子上,那个时候也没有专门的剪发椅子可以坐,父亲除了帮我们兄弟剪头发外,也会帮其他人剪头发,只要有人找,就会帮别人剪头发,至于收不收钱就没有印象了,搬出村子后,父亲也给我们兄弟剪过一段时间的头发,父亲出去工作后,我们兄弟俩人才在附近找其他地方剪头发,这个时候理发店一般都会有一面镜子了,不像之前,都是没有镜子,全靠眼力劲剪头发。
县城和乡镇里,可能还保留着为数不多的老理发店,一眼看上去十分的老旧。
一般的墙上有挂一面大镜子,镜子旁的柜子摆放了各式各样的理发工具。
以前理发店的师傅都是要专门学艺的,每个师傅几乎都是从学徒开始,每天都要练习刮面上千次。
现在的理发师也要学艺,只不过不需要学刮面和掏耳朵了。
记忆当中,爷爷辈和父辈总喜欢来到这些老式理发店剪头发,大多的原因是喜欢老手艺。
刮脸前,师傅先用热毛巾湿敷在脸上,再拿出瓷罐子里的刮胡刀,接着把理发椅背靠后让客人躺下。
最后拿出刮刀一甩手就招呼到了顾客的脸上。
老师傅刮起胡子下手很轻盈也很仔细。
刮脸、剃须、老发型,不追求新潮,不苛求粉饰,原汁原味的理发手艺,延续着理发的文化,延续着一份温情,更延续着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回忆。
老式理发店更注重的是整个人的精气神风貌,就连你的耳朵也不放过,藏在竹节筒里的挖耳工具可不单只是一个小耳勺,还有刮耳壁的,小毛刷之类的很是齐全。
还有老式的理发工,也有多年没见到了,只有去老的理发店才可能看到,现如今的理发师,都不太懂得这套东西怎么用了。
像这种手动剃刀吧,现在会用的人越来越少了,手艺基本失传了,我家有一整套老式理发工具,只不过也是多年没看到,一旦不用了,就不知道丢在哪个角落里躺着。
人们之所以钟情于理发店的老发式和老师傅的手艺,其实并非是这儿的师傅手艺有多高超,而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习惯,更多的时候,这些老式理发店也会变成几个熟识的邻居聚聚聊天的场所,还保留着许多这样的老式理发店,这些地方也有同样的一群人,在一个地方坚守着自己的手艺,传统的理发店随时光静静流淌,不变的是它们传统的手艺和质朴的经营。
这些散落在城市一角的老店,也算是一个年代的独家记忆,对于老理发店来说,它的步调是缓慢的、温情、便民,不矫揉、不造作,刮脸、剃须、老发型,不追求新潮,不苛求粉饰,原汁原味的理发手艺,延续着理发的文化,延续着一份温情,更延续着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回忆。
喜欢80后的回忆录请大家收藏:()80后的回忆录
导演,瑶池又对你拍摄的爱情动作片发出抗议了。帮主,真的要狙击八大派的股票吗?干爹,陛下让婉儿传旨,今晚要临幸你。一个闻所未闻的浩大江湖,一个号称业界良心的年轻人,一曲娱乐至死的传奇。PS已有四百万字精品完本作品执剑写春秋武侠世界大拯救,人品保证,从不断更,放心收藏。...
杨晓彤,瑞大平凡至极的女大学生。一次无意,却撞破惊天的背叛!原来,浓情蜜意全是骗局,鄙视厌恶才是真相!在她伤痛欲绝时,天上却掉下了一本神奇宝典!从此,各种诡异‘奇遇’接踵而来ampampn更新时间20120410221732...
本书简介有一个领证当天就回了部队的老公,注定了唐暖暖未来聚少离多的婚姻生活。娶她,不是他贪恋美色,一场报恩的婚姻,他早已知道没有幸福的可能。但,有没有也许凌寒雪不明白,前一刻自己还在为处置帮里的叛徒,而激励的枪杀,下一秒,竟躺在了医院,成了冷漠少将的小妻子冷子御结束长达一个月的特训回到部队,带着满身的疲惫想好好休息休息,却收到了柔弱小妻子寄来的离婚请求信,并坦言说自己另有所爱,他来不及休息,带着疲惫赶回去还未到家,却受到了小妻子出车祸的消息,赶到医院,看到病床上那个醒来的人儿,却对上一双冷若寒冰,犀利如剑的眸子。且看黑道接班人,冷面公主,如何化身软绵绵腹黑小娇妻,与三十岁闷骚少将谱写浪漫甜蜜婚史当他有危险时,一声枪响划破黑夜的静,敌人倒在面前,回头望去,他那软绵绵的小妻子手中拿着枪,眼神冷冽的看着倒地的人,他震惊不已一切真想大白,他对她的宠爱,保护,信任,会继续,还是会通过法律的手段惩治她?男女主身心干净,温馨宠溺文,喜欢的亲们请收藏哦!...
记者请问季总第一次见到沈医生什么感觉?季黎灭了她!记者请问季总第二次见到沈医生什么感觉?季黎睡了她!!记者请问沈医生第一次见到季总是什么感觉?沈初他肾不好!记者请问您现在有什么想对季总说的?沈初我错了,老公,我错了还不行么一出意外,让她从锦衣玉食的沈家大小姐,沦为名不见经传的泌尿科女医生。一招绯闻,让她鲤鱼跃龙门风光大嫁。从此,他对她的轻宠诱爱,举世无双。等到食髓知味,方知生活,一半是回忆,一半是继续。终有一天,他走到她面前,四目相对之时,我们都知道,那不是相遇,而是归来...
简介相传有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秦轩曾穿越唐朝,并成为一代大宗师!据说对联的产生诗歌的兴起雕版印刷的昌盛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酒之蒸馏杏花村的闻名唐三藏西游佛教盛行唐太宗的改革武则天还政李家狄仁杰闻名资本主义萌芽等等,都与他不无关联。然而史书却没有记载,却是为何?就在国人不断歌颂唐朝鼎盛的多年以后,二十三世纪考古学家于终南山一处古墓发现了端倪,墓中竟然发现了二十一世纪盛行的手机内存卡,经过众科学家的修复,从其中发现了一篇自传。本书不过是根据那篇电子档的自传,向世人诉说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一个普通的宅男穿越后,发现自己身上还携带了一个古怪的系统。娘,总有一天,儿子会骑着五花马,身披千金裘,仆从如云,带着媳妇回扬州来看您的!高手之路,满是荆棘,可我别无选择!...